行業資訊
來源:人民日報
三峽電站年發電量創世界紀錄
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和綜合效益最廣泛的水電工程。最新數據顯示:三峽電站2020年全年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118億千瓦時,創下了新的單座水電站年發電量世界紀錄。 經過初步測算,與燃煤發電相比,三峽電站2020年所生產的清潔電能可替代標準煤約343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9402萬噸、二氧化...
來源:新華網
每天超2000萬方,涪陵頁巖氣田極寒天氣穩供應
1月4日,據中國石化新聞辦消息,新年伊始,我國部分地區氣溫再創新低,新一輪用氣高峰再次到來。作為我國首個商業開發的頁巖氣田——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筑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供應責任,開足馬力保障天然氣生產供應,目前氣田日產量保持在2000萬立方米以上,可滿足4000萬戶一般家庭每日用氣需求。 ...
來源:化工英才網
化工英才網:新能源與精細化工行業人才需求快速增長
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呈現出“四增”的良好態勢: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份額增長到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增長到15.8%,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速超過10%,電力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增長到約27%。 11月中旬,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聚焦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多個重點項目進入沖刺階段,將打造千億級...
來源:經濟日報
政策利好不斷釋放 氫能產業走向風口期
日前,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提出,加速發展綠氫制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支持能源各環節各場景儲能應用,著力推進儲能與可再生能源互補發展。 近年來,得益于制氫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快速進步,氫能產業正在...
來源:人民日報
山西啟動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試點
山西省多部門近日聯合制定并印發《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試點意見》,試點旨在通過對低階煤提質增效、分質分級梯級利用,以實現低階煤資源的高效清潔利用。 山西省煤炭資源豐富,煤種齊全,除無煙煤、煉焦煤等優質煤種外,還分布著保有儲量約220億噸低階煤炭資源,其揮發分和水分含量高、易氧化自燃和風化破碎,簡...
來源:人民日報
今年累計產氣超100億立方米
29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組織建設的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開發示范區今年累計產氣100.0019億立方米。 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開發示范區地跨四川宜賓市、自貢市和內江市等地,總面積6534平方公里。今年以來,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提質增效,鉆獲頁巖氣井240多口,...
來源:國際商報
“限塑令”全面升級 綠色未來不是夢
以奶茶“續命”的北京白領周女士最近發現,不少商家不約而同地將塑料吸管換成了紙制吸管,這讓愛咬吸管的她一時還有些不太習慣。不過,想想紀錄片里那些被塑料“殺死”的海洋動物和鳥類,周女士又覺得紙吸管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了。 進入12月,北京、四川、西安、海南……全國各...
來源:科技日報
煤城變身尼龍城 平頂山探索資源型城市轉型路
近日,由河南省平頂山市人 民 政 府 主辦,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支持,平頂山市科學技術局、平頂山高新區管委會、平頂山尼龍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共同承辦的平頂山“鷹創華夏”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尼龍城專場總決賽舉行,旨在以賽促學、以賽促建、比學趕超,挖掘尼龍產業優質科技成果。 科學謀劃,夯...
來源:科技日報
蜂窩式地下開采技術更安全環保
俄 羅 斯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 斯 科國立鋼鐵與合金學院“應用地質力學和聚合采礦技術”科研中心提出一種確保采礦有效性、安全性和環保性的新方法,即在地下打造可持續的蜂窩狀巖石結構。該方法是對創新型類自然和功能性開采技術進行整合的一部分,可將地表廢石堆存量減少數倍,同時降低事故率,減少采礦...
來源:界面新聞
中國建成首個百億方級頁巖氣示范區
中國首個年產百億立方米的頁巖氣氣田落戶四川。 12月29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下稱西南油氣田公司)發布消息稱,其今年累計生產頁巖氣突破100億立方米,成為國內年產氣規模最大的頁巖氣開發企業。 西南油氣田公司的頁巖氣產區,主要分布在四川宜賓、自貢、內江、瀘州和重慶永川等地。今年以來,西南油氣...
來源:大眾日報
未來三年,85個化工園區配齊規范的應急救援隊伍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省在應急保障體系上存在的一些短板和弱項,在制定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保障體系十年規劃的同時,我省也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明確較短時間內的“時間表”“路線圖”。記者從山東省政新辦12月29日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應急指揮體系、應急救援力量、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應急運輸體系...
來源:新華社
煤電氣供應總體穩定有保障
入冬最強寒潮來襲,百姓取暖用電需求會受到影響嗎?煤電氣供應能否保障?記者28日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主要負責人。 確保民生用氣量足價穩 入冬以來,受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和低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能源需求高速增長。 天然氣是北方地區取暖重要能源。新一輪全國大范圍寒冷天氣將對天然...
來源:化工英才網
能源穩步發展帶動人才需求 化工工藝工程師、設計師增長明顯
12月14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年產天然氣突破300億立方米,標志著我國西南地區首個300億立方米大氣區正式建成。國家能源局局長22日表示,我國天然氣產量連續4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今年預計產量超過1860億立方米。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呈現出“四增”的良好態勢: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份額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
石油工業新紀錄這樣誕生
12月27日10時,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生產指揮中心的大屏幕顯示:今年以來,生產原油2451.8萬噸、生產天然氣445.31億立方米,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高點,達到6000.08萬噸,創下我國油田年產量新紀錄。 已經有50年開采歷史的長慶油田可謂“大器晚成”。從1970年油田成立到上世紀末,長慶油田產量長期在百...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三桶油”和管網全力保障民生用氣
近日,北方多地氣溫驟降。記者從油氣和管網企業了解到,為確保百姓溫暖過冬,相關部門和企業提前籌備、密切配合,全力保障民生用氣。 “優先保障居民生活取暖、公交出租等涉及民生領域用氣。”國家能源局油氣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主要供氣企業已提前基本落實和鎖定了資源,同時,隨著中俄東線中段工程以...
來源:經濟日報
能源化工產業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
能源化工企業積極應對嚴峻挑戰,新一輪煉化擴能蓬勃興起,產業新格局正加快重塑。 低碳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趨勢逐漸明朗,內外因素變化倒逼石油公司低碳轉型。 我國已啟動氫能頂層規劃工作,年底預計有超過8000輛燃料電池商務車、100座加氫站進入示范運營。 全球產業布局正處于變革調整期,新冠肺炎疫情引發...
來源:北京日報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 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購物袋、吸管、攪拌棒、外賣餐盒、快遞包裝……這些塑料制品成為北京未來治理塑料污染的關鍵。近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限塑10條”)正式印發實施。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天介紹,“限塑10條”從十個方面提出了本市治理塑料污染的具體...
來源:經濟日報
海上油氣產量創歷史新高
近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2020年我國海上油氣產量突破6500萬噸油氣當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海油實現國內海上原油增產240萬噸,占三大石油公司國內增量的80%以上。 具體來看,我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基地——渤海油田實現穩產3000萬噸目標;南海東部油田創下歷史最高油氣產量紀錄,...
來源:科技日報
一項創新技術為油田增收1.21億元
記者從中國石油遼河油田獲悉,在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曙一區,稠油水平井利用特色分層堵水技術實施堵水20井次,目前已累計增油2.1萬噸、降水31%,實現較好的采收效果和經濟效益。該技術在國內外首次解決了稠油油藏全方位高效控水增油難題。 遼河油田稠油年產規模600萬噸,主要采用蒸汽吞吐方式進行開發。隨著吞吐輪次...
來源:新華網
中國石化以“戰時狀態”保障天然氣供應
11月以來,已向市場供應資源79億方,同比增長17.7%,其中供北方7省市天然氣同比增長32.2% 入冬以來,我國迎來大范圍雨雪降溫天氣,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12月22日,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所屬天然氣分公司及各油氣田正積極籌措資源,以“戰時狀態”全力保障供區市場用氣,供暖季向市場供應資源增加1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