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我國第一座大型LNG樞紐港接卸量首超1000萬噸
2021年1一10月份,我國第一座大型LNG(液化天然氣)樞紐港——深圳大鵬灣LNG樞紐港累計接卸量首超1000萬噸,達到1023.34萬噸,同比增長31.9%,接卸量位居全國前列,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由于運載能力大、運輸成本低、適合國際大宗貨物運輸,海上運輸成為LNG(液化天然氣)、電煤等重要能源物資供應粵港澳大...
來源:中國經濟網
北京等11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試點 將建超千座換電站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前9月完成銷量215.7萬輛,同比增長1.9倍,市場滲透率提升至11.6%。然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難找、不敢跑遠路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車主們。為解決補能難題,日前,工信部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北京、南京、唐山...
來源:經濟參考報
兩部門發文 推進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
記者11月3日獲悉,為進一步降低煤電機組能耗,提高清潔高效水平,促進電力行業清潔低碳轉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結合不同煤耗水平煤電機組實際情況,分類提出改造實施方案。其中,對供電煤耗在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上的煤電機組,要求&ldquo...
來源:人民日報
廣西 全額消納清潔能源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在2018—2020年連續3年全額消納清潔能源基礎上,今年1—9月,廣西累計全額消納清潔能源719.4億千瓦時,再次刷新綠電成績單。 每2度電有1度來自清潔能源 今年三季度,廣西風電、光伏、生物質、核電等清潔能源總發電量創歷史新高,其中,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量同比增長60.4%、80%、23.2%。與此同時...
來源:第一財經
兩部門:“十四五”期間煤電機組改造規模不低于3.5億千瓦
對供電煤耗在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上的煤電機組,應加快創造條件實施節能改造,對無法改造的機組逐步淘汰關停,并視情況將具備條件的轉為應急備用電源。“十四五”期間改造規模不低于3.5億千瓦。 11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科學確定本...
來源:上海證券報
山東:“十四五”期間將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據山東發布微信公眾號11月2日消息,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2020年山東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將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建設世界領先的現代海工裝備制造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一批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
來源:化工英才網
能源產業綠色低碳進行時 泛長三角地區人才缺口持續增加
9月28日,合肥-六安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試運行,合肥都市圈又添能源新“動脈”;近日,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安徽段開工。安徽市的綠色低碳能源產業正在快速發展。 10月20日,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與臨港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建設上海首個全電綜合能源站--臨港新片區滴水...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海油三季度油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3.3%
記者近日從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中海油”)獲悉,得益于國際油氣價格繼續走高和公司油氣銷量上升,三季度公司實現未經審計的油氣銷售收入約人民幣580.3億元,同比大幅上升63.3%。 根據中海油當日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指標數據,三季度,公司實現總凈產量144.1...
來源:央視網
國家組織增加柴油供應 供需緊張情況持續好轉
記者今天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針對我國個別地區柴油供應偏緊的情況,國家組織石油企業增加供應,目前已有效緩解柴油供應緊張局面。 據介紹,9月份以來,由于國際市場石油價格持續走高,加之是我國傳統消費旺季,個別地區柴油資源供應偏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采取...
來源:上海證券報
首批3000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最新消息,10月中下旬,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集中組織開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主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拉開第一批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項目開工序幕。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證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充分消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
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設施網絡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222.3萬臺,同比增長56.8%。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設施網絡。 ——222.3萬臺充電基礎設施背后,是公共充電樁數量成倍增長。 “P5停車區有多臺直流快充樁,待客時補個電又快又方便。”連日來,網約車...
來源:界面新聞
6131億!上半年石化行業利潤已超去年全年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業全行業運行成績大大超出預期。” 10月26-29日,2021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在浙江寧波召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下稱石化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在會上作出上述表述。 傅向升表示,今年上半年,石化行業總收入為6.75萬億元,同比增長32.9%;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131億元,同...
來源:證券時報網
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制造”項目在津開工
e公司訊,10月28日,由天津港保稅區企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渤中29-6油田開發項目在天津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基地點火開工。該項目的開工標志著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已具備試運行條件,向正式投產邁出關鍵一步。
來源:中證報
重磅!工信部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
10月28日,據工信微報消息,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 納入此次試點范圍的城市共有11個,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城市有3個(宜賓、唐山、包頭...
來源:中國新聞網
塔里木油田“西氣東輸”供氣超2900億立方米
記者28日從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獲悉,截至10月27日,塔里木油田通過“西氣東輸”工程累計供氣突破2900億立方米;為下游15個省市區的約4億居民使用天然氣提供了保障。 “西氣東輸”工程于2004年10月全線投產。據專家估算,塔里木油田輸送的2900億立方米天然氣,相當于替代標準燃煤38570萬噸,減...
來源:界面新聞
中國對煤炭消費依賴顯著下降
2021年10月27日,國新辦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葉民在發布會上介紹,這是中國繼2011年以來第二次從國家層面對外發布關于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白皮書。 葉民表示,近年來,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采取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場機制、...
來源:新華網
準備好了!“三桶油”備戰天然氣保供
近日,國內電力、煤炭供需偏緊,國際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價格高企,加之冷空氣提早來臨,“一夜入冬”的天氣模式讓不少人擔憂,今冬明春采暖季的天然氣是否夠用?作為國內天然氣主要供應商的“三桶油”,下半年來提早部署,氣田增產、氣庫注氣、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全力備戰天然氣保供。 中...
來源:第一財經
2030年前碳達峰方案出爐 十大行動有序降碳
10月26日,國 務 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發布。《方案》聚焦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對推進碳達峰工作作出總體部署。 《方案》提出了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等主要目標。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
來源:新華社
青海開工建設1090萬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
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日前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集中開工建設。這批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090萬千瓦,是我國近期開工建設的首期1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一部分,項目建設對青海加快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開工建設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包括8...
來源:澎湃新聞
加強天然氣儲備,中國海油全力保障采暖季用氣
10月25日,澎湃新聞從中國海油集團獲悉,中國海油提早部署,全力推動天然氣資源籌措、基礎設施建設、安全檢修等保供工作,已落實今冬明春采暖季天然氣資源量268億方,為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積極貢獻力量。 今冬明春采暖季天然氣保供形勢復雜,國內電力、煤炭供需持續偏緊,國際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價格持續高...